2023年03月15日 09:29 已有1605次阅读
让“青春之花”与教育一线“亲密同框”
“沈老师,祝您节日快乐!孩子们依然很怀念和您在一起的时光,您陪伴着孩子们成长,挖掘到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,鼓励引导孩子走向世界,彤彤一年的变化,作为家长看在眼里,感恩遇见懂她的沈老师!”今年教师节,惠济区锦艺实验小学门口,一群可爱的孩子们欢呼着奔向沈老师,家长们早已在此守候多时,被一群祖国的花朵包围,心里满满的幸福感也许只有她自己知道。
作为一名党员教师,她认为,青年教师应怀鸿鹄之志,履践致远,把青春融入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中,三年来,她见证了学校的飞速发展,而这三年来,她也在“野蛮生长”:教师、班主任、党建专干、中层干部……不同的角色切换,有的是同样的奋进担当。她就是惠济区锦艺实验小学教师沈桂娟。
2019年研究生毕业后,沈桂娟如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。执教以来,她每日“三省吾身”,反思自己是否忠于教育事业,认为年轻教师要走遍“教材之海”“课堂之林”,让足迹遍布讲桌笔尖,把汗水滴在师生心头,让为生情怀在教育一线生根发芽,将“青春之花”镌刻在关爱学生、倾听民意的行动上。
技能关键词一:“圈粉”
慧心巧思,她的课堂很“圈粉”。担任语文教师期间,她的课堂有温度有深度,灵动活泼,寓教于乐。在以突出“有特色”“有过程”“有品质”的课堂教学中,积极参与单元开发与实施,并深入研究“学为中心”课堂,为学生们搭建交流、展示的平台,逐渐形成了幽默风趣、自然亲和、朴实圆融的教学风格,她先后执教的《四季之美》《灰雀》等河南省国培项目同课异构公开课,深受学生的喜爱。晨诵课上她通过“浪漫-精确-综合”的形式把枯燥的文字变得通俗易懂、趣味盎然、画面十足。每天清晨,孩子们通过“诵”真正参与进来,传递出他们对诗歌的理解,因生命的兴发感动,成长为课堂的小主人。2020年9月,她被评为惠济区“优秀教师”。
技能关键词二:“温暖”
心中有爱,眼里有光。性格开朗的沈桂娟老师眼睛会说话,她对孩子的关爱,对工作的用心,对教育的倾情,溢满眼汇于心。沈桂娟老师在担任班主任期间,不仅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,对学生的道德修养也格外关注。三年级班里有个宇同学,常常被同学“打小报告”。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,沈桂娟发现他卫生习惯很差,习惯把窗帘当成用来擦鼻涕的“纸”,桌斗里都是各式各样的垃圾。于是,沈桂娟用幽默的语言提醒道:“什么东西都是各有用途,虽然有的可以‘身兼数职’,但是主要功能不能丢。你这样擦鼻涕,窗帘会‘生病’的。它会传染你,你也会生病的。带卫生纸来吧,顺便每天带个垃圾袋。坚持一下试试,你会发现你的小鼻子也会舒服一些呢。”之后沈桂娟耐心教会他折纸巾,表扬他的卫生习惯。21天养成习惯的教育干预见到成效,宇同学不再是同学眼中的小邋遢,慢慢变得干净起来。心中有爱,眼里有光,沈桂娟的智慧教育掷地有声,让每一棵阳光小树,向上生长,拔节有力量。2022年9月,《郑州日报》推出教师节专题报道文章——《厉害了!我的“高能”老师|惠济区锦艺实验小学沈桂娟:凭实力“圈粉”的“百变女侠”》,该文章阅读及转发量达1万余次。
技能关键词三:“创新”
2021年7月,她执教的《传承共产主义信仰,赓续红色精神血脉》获得了“郑州市中小学思政课党史微课”一等奖的好成绩。2021年9月,郑州市妇女儿童频道《我的读书故事:跟着课本学党史》栏目播出了她朗读的课文《青山处处埋忠骨》,并邀请她做客节目,分享思政育人故事,受到广泛好评。她从不按套路讲课:用志愿服务谈红色教育,用主旋律话语点评诚信交往,用游戏渗透习惯教育,用时政案例渗透理想信念教育……一堂堂深入浅出的思政课堂,成为了全校学生最喜欢的课堂,成为了思政教育的一张鲜亮名片。
相信种子,相信岁月。从一名教师成长为一名中层干部,不一样的角色,沈桂娟都应对自如,犹如“百变女侠”般交上了完美答卷。她在赶考路上,一路前行,收获满满,甘愿为建设惠济“美好教育”增光添彩、奉献芳华,让“青春之花”在教育一线“同框”出青春最美的样子。
【教师简介】
沈桂娟,女,中共党员,中小学二级教师,2019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河南大学,惠济区锦艺实验小学科学教师。曾荣获“郑州市思政课党史微课”一等奖、惠济区“优秀教师”、惠济区第二届梯级名师“种子教师”,主持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并结项。她相信,教育之美在于唤醒生命健康成长,教师的职责与担当就是点亮生命之光!
作者:陆静 责编:侯慕雯 | 打印
管理维护:郑州市惠济区教育信息中心 电话:0371-56500829 技术支持:郑州索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豫ICP备05013391号-7